在民事执行领域,“终本”(终止本次执行程序)常被视为债权实现的“休止符”——法院穷尽“四查”(存款、车辆、房产、股权)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后,执行程序暂时画上句点。然而,终本并非终局,而是穿透式追偿的起点。如何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表象中挖掘隐藏线索,将终本案件“复活”,考验着律师团队的战术能力与资源整合水平。本文从实务视角出发,揭示终本案件财产线索穿透的底层逻辑与技术路径。
终本案件的核心痛点在于“信息不对称”。破解这一困局,需构建“穿透式追偿”思维:突破单一被执行人的局限,向关联企业、实际控制人、家庭成员等延伸;从显性财产(登记在册的房产、股权)转向隐性资产(应收账款、虚拟财产、海外账户)。
实务提示:终本后申请恢复执行的关键,在于证明“发现新的可供执行财产”,因此线索挖掘需满足“可特定化”与“可处置性”双重标准。
(一)关联企业股权嵌套拆解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梳理被执行人对外投资企业(尤其是间接持股的3级以下子公司),重点筛查持股比例低于50%但实际控制的“表外主体”。
(二)应收账款逆向追踪税务部门申请调取被执行人近3年开具的增值税发票,追踪下游付款方及未结清账款;针对生产型被执行人,通过行业B2B平台、招投标信息反查其原材料供应商与产品采购方,定位第三方到期债权。
(三)虚拟财产线索固定通过法院调查令向支付宝、微信支付调取被执行人账户流水,同步筛查其绑定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账户;对于年轻被执行人,可查询其网络游戏账号内高价值虚拟物品(如限量皮肤、装备)。
(四)海外资产摸排通过境外公司注册处官网核查被执行人关联的BVI、开曼群岛公司;跨境资金追踪:申请法院调取被执行人境内账户外汇交易记录,锁定境外收款账户。
(五)生活消费反推财产从被执行人社交媒体动态(抖音定位、朋友圈晒图)中提取高端酒店入住、奢侈品购买、子女就读国际学校等线索;通过银保监会调取被执行人名下大额保单(年金险、分红险),申请法院强制解除现金价值。
(六)数据工具交叉验证针对疑似隐匿设备的生产企业,申请调取其电表读数,反推实际产能与设备价值。
(七)悬赏公告定向击破按执行回款金额的5%-15%设定悬赏比例,通过本地论坛、行业社群精准投放;在悬赏公告中明确“线索提供人匿名权”,消除潜在举报者顾虑。
组建“律师+调查员”混编小组,对疑似资产点位进行暗访(如关联企业实际经营地、被执行人频繁活动区域);对筛查出的财产线索,第一时间申请法院签发调查令或采取诉前保全,防止二次转移。合规警示:避免使用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如私装GPS跟踪、黑客侵入系统);境外资产调查需通过司法协助途径,不得擅自委托境外私家侦探。
终本案件的“复活”,本质是一场信息战、技术战与法律战的融合。律师团队需在合规框架下,以“数据穿透”打破信息黑箱,用“地面侦察”验证线索真伪,最终通过法律程序将隐蔽资产重新纳入执行轨道。唯有将技术理性与法律思维深度结合,方能实现不良资产追偿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破局重生。
▼
王超律师毕业于西南大学具有律师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保险从业资格
▌专业领域民商事各类合同纠纷与争议解决、婚姻家事与继承、劳动争议、金融与合规法律事务
▌代表性案例
2023年实习期间参与办理案件30余起,涵盖: ▌合同纠纷:买卖合同、借款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争议解决; ▌婚姻家事: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纠纷、遗产继承等; ▌ 劳动争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工伤认定、薪资追索等; ▌ 企业非诉服务:合规管理体系搭建、合同审查、债务纠纷谈判。 ……
善于通过调解、诉讼等多途径高效化解矛盾,注重证据链梳理与法律逻辑构建,最大程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服务特色 金融+法律双重视角:结合多年金融行业经验,精准识别银行、私募业务中的法律风险点,提供“行业化+专业化”解决方案。 家事纠纷温情化处理:在离婚、继承案件中兼顾法律理性与情感沟通,助力当事人减少冲突、达成最优结果。 企业合规务实落地:针对中小企业需求,设计可执行的合规管理方案,降低经营风险。
以专业护权益,以细节定成败——用十年金融沉淀与法律实践,为个人与企业提供有温度、有深度的法律服务
▼
本文旨在法规之一般性分析研究或信息分享,不构成对具体法律的分析研究和判断的任何成果,亦不作为对读者提供的任何建议或提供建议的任何基础。作者在此明确声明不对任何依据本文采取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承担责任。